南宁市:完善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
2022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建金〔2022〕82 号),进一步明确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内容,即健全数据资源体系和平台支撑体系,建立数字化管理新机制、服务新模式、监管新局面、安全新防线(简称“四新两体系”),实现全系统业务协同、全方位数据赋能、全业务线上服务、全链条智能监管。南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发展紧紧围绕“四新两体系”六个方面开展。
一、主要做法
(一)以数字化转型助力业务模式重构
南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持续整合核心业务、对外服务、内部管理和外联接口等系统功能,实现多渠道服务信息集中处理、快速部署及多方协同,建立安全高效的公积金数字化平台支撑体系。通过建设内网信息平台,有效整合各类信息数据资源,打破信息孤岛。通过完善业务智能审批平台,有效提升业务审批效率,杜绝人工干预风险。通过升级资金实时结算和财务自动核算功能,全面加强资金安全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完善财务电子档案建设,实现银行电子回单与业务流水和财务流水自动匹配归档,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效率。通过升级贷款业务管理功能,实现公积金贷款自主核算及第三方担保业务规范管理,有效降低个贷逾期率。通过开发住房公积金线上线下自愿缴存功能,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满足灵活就业人员、新市民、中低收入者住房安居需求,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普惠共享。住房公积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以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管理效能
南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坚持以问题需求为导向,持续聚焦便企惠民,破解群众的痛点堵点难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治理效能。与南宁市大数据局、住建、自然资源、民政、市场监管、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等部门实现接口对接,通过数据共享、数据分析、数据融合等方式对数据进行高效利用,采用人脸识别、电子签章、数字证书加密等数字化技术,打造安全稳定高效的线上智能业务审批系统。深度融入全国、全区住房公积金数据平台和监管服务平台、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依托公积金网上服务大厅、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城市服务、爱南宁、桂通办、智桂通、银行手机 APP 等各类服务渠道,推动各类公积金高频服务事项 7×24 小时自动审批“网上办”“掌上办”。截至 2024 年 10月,管理中心住房公积金线上提取业务网办率已超过 95%,线上缴存业务网办率已超过 90%,有力提升南宁市住房公积金便民服务水平。
(三)以数字化转型加强信息安全风险管控
南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全面统筹发展与安全,切实筑牢数字政府建设安全防线。通过完善立体防控体系,全面强化数字政府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防护技术应用,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从被动“堵漏洞”向主动“防风险”转变。为确保业务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管理,管理中心对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完成多节点分布式应用配置,实现本地机房和市大数据局政务云异地实时互备一套业务应用系统和应用数据库,出现故障即可及时切换,确保业务正常稳定开展,保障管理中心信息系统应用服务和业务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可恢复性。为加强系统用户规范管理,管理中心科学配置岗位权限,实现岗位、权限、业务清单与操作规程的“四统一”。把不同业务重点审批内容纳入系统平台,加强实时监督,实现动态高效审批全流程监督再造。打造全风险维度覆盖、全风险过程管理、全业务流程涵盖的智能化、可视化风险管控体系。
二、特色亮点
( 一 ) 大力推进数据赋能,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数据赋能作用,通过数据分析、数据融合、数据共享等方式对数据进行高效利用,采用人脸识别、电子签章、数字证书加密等数字化技术,打造安全稳定高效的线上智能业务审批系统,依托网上服务大厅、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城市服务、智桂通、爱南宁等各类服务渠道,推动各类公积金高频服务事项 7×24 小时自动审批“网上办”“掌上办”,截至 2024年 10 月,管理中心公积金提取业务网办率已超过 95%,缴存业务网办率已超过 90%,有效提升公积金便民服务水平。
(二)优化开户销户流程,提升服务企业效率
将工商部门接口接入住房公积金系统,实时获取企业开户销户信息,实现企业社会统一信用代码实时自动核验、企业信息自动入库、企业线上办理住房公积金开户销户业务秒办秒批。大力推广电子印章使用,缴存企业经办人通过企业电子印章确认即可在住房公积金官网上申请开通和办理各类住房公积金网上业务事项,为企业提供实时、优质、高效服务。
(三)数据精准画像,普惠广大缴存企业职工
对缴存企业、缴存职工的住房公积金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实现银行对缴存企业、缴存职工的精准画像,鼓励银行为缴存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实现住房公积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新突破,同时鼓励银行为缴存人争取低息、免押、简便快捷易申请的信用贷款,实现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双受益”。
三、下一步推进工作的考虑
(一)加强住房公积金数字化改革思维转变
南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下一步将主动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综合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形成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数字治理能力,为推进住房公积金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有机结合。充分做好数字化转型的规划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能和责任,为数字化转型明确正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思路。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实际业务落实情况和反馈结果为顶层设计提供脚本,不断积累和提升数字化转型经验。
二是探索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驱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需要有机协同,一体推进。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优化治理要素的结构,提升治理要素的效率,通过制度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新的治理要素提供制度保障。
(二)深化数据赋能,全面夯实数字根基
坚持数据赋能是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南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下一步将通过大数据分析、数据融合、数据共享等方式对数据进行系统化利用,实现决策科学化,提高服务效率,最终目标是为服务对象创造更大价值。
一是整合各类数据资源要素。对数据使用主体、数据处理工具、数据处理流程、数据资源对象、数据处理方法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提高管理中心决策科学化水平和管理服务效率。
二是夯实智能集约的平台支撑体系。平台支撑体系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底座和基石,需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同基础设施平台的融合,充分发挥平台支撑体系更集约智能、更便捷开放等特点,进一步提升复杂应用场景调度能力,有效满足住房公积金业务应用的安全、高效、协同需求。
(三)坚持安全可控,切实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近年来,随着公积金制度覆盖面逐步扩大,资金规模日益增大,数据总量持续增加,数据共享与开放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公积金管理面临数据泄露、业务管理失范、内控机制失灵等多重风险。在推进住房公积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南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下一步将积极探索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发挥数据价值,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坚守住房公积金安全底线。
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在公积金管理过程中,需强化责任担当,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做到全周期、多方位监管,积极防范因智能化新技术所衍生出的新风险。
二是避免数据泄露,全力保障个人信息权益。需遵守“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能无限制收集数据和个人信息,同时积极履行监管职能,维护数据共享流通秩序和数据安全。
三是以建设技术平台为抓手强化风险防范能力。通过构建智能化的技术平台,提升对客户潜在风险的评估水平,加大资金风险排查力度,做到精准识别风险隐患。
(作者:南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全文刊载于《中国建设信息化》总第222期。)
摘自 中国建设信息化公众号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