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便民化”提升服务效能

选择字体:[ - - ]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发布时间:2025-08-14 14:15:14 访问量:

  近期,多地披露了今年1~6月住房公积金运行情况。上半年,各地聚焦高频面广事项,加快住房公积金贷款等“一件事”高效办理;积极利用AI(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赋能服务场景;进一步优化网办种类和渠道,提升网办效率;增设标准化多功能网点,延伸服务触角……

贷款购房“一件事”落地见效

  上半年,各地创新协同服务场景,积极推进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房“一件事”落地见效。

  共享信息数据。山东省泰安市住房公积金中心通过大数据共享平台与不动产登记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贷款购房办理环节减至1个、提交材料减至7份、群众跑动次数减至1次。河北省廊坊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贷款购房各事项申请要件信息进行梳理、归并和去重,合并为1张申请表,实现共享数据自行复用、个性信息自主填报、申请表单自动生成,贷款购房业务最快0.5个工作日即可办结。

  线上“一网通办”。贵州省推动购房人通过省政务服务网“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网上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在借款合同面签时提供纸质材料。甘肃省定西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强化与“甘肃政务网”平台对接,申报入口统一,办件全量回流,受理贷款购房“一件事”426笔1.76亿元,发放贷款339笔1.42亿元。

  线下“只进一门”。江苏省镇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引进多家银行进驻“公积金贷款一件事”服务专窗。山东省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全市落地11个联办专区,集成住房公积金、自然资源、税务等跨部门服务,可一次性办理贷款面签等在内的多项业务。“这一服务让购房贷款办理时限减至6个工作日以内,效率提升70%。”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探索数字服务新场景

  上半年,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数字化转型中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

  浙江杭州、贵州贵阳、广东广州等地上新AI客服,人机交流互动突破时空局限,快速精准答疑,提供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质效。

  比如,贵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上线基于数字大模型的AI客服系统“筑小金”。“筑小金”深度融合访客意图识别与知识库大模型,可精准解析方言、模糊表达等复杂需求,覆盖提取、贷款、缴存等200余个业务节点,回答准确率超95%。以“知识自迭代”功能为例,系统通过实时学习政策文件和用户交互数据,将知识库更新时效提升80%,破解传统政务系统“解读口径不一”等问题。

  广东深圳、天津、福建福州等地积极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为缴存职工提供即时高效的住房公积金服务。

  比如,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数字人民币及“智能合约”应用于提取业务场景,实现了提取业务“先到账、再核查”,方便灵活就业人员使用。“没想到提取能这么快到账!数字人民币既方便又安全!”一位灵活就业人员说。

完善线上办事体系

  上半年,各地继续完善线上办事体系,优化网办种类和渠道。

  “由于不在工作时间,以前下班后想办理提取业务只能干着急,现在夜里刷个脸就能搞定。”李女士的切身感受,道出了吉林省吉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5月上线的“7×24小时”智慧服务体系带来的便利。新体系实现了租房提取等8项高频业务“指尖秒办”,缴存人员登录“吉林市公积金”小程序,仅需刷脸认证即可完成租房提取等业务。

  福建省厦门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推出了贷款贷后变更业务全程网办,创新“零材料、全天候、秒批办”服务模式。贷款人不需要提交任何证件或纸质材料,通过“厦门住房公积金”微信小程序即可办理业务,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还能实现秒批、秒办、秒到账。

打造“公积金旗舰店”

  上半年,多地积极打造标准规范、功能完善的“公积金旗舰店”,满足百姓就近、多样办事需求。

  打造“金银合作”服务站。安徽省宣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依托各合作银行网点数量多、覆盖面广的优势,增设住房公积金延伸服务网点,承接政策咨询、业务查询、提取等服务内容,打造“公积金+银行”一站式服务网络。截至6月底,全市已开通52个公积金“就近办”服务点。湖北省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联合银行机构,在主城区布局10家“公积金旗舰店”基础上,上半年谋划布局老河口等6个县(市)的8家“公积金旗舰店”,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构建了“多网点、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体系。

  探索“金企协同”新模式。贵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推动服务窗口入驻房产中介机构交易大厅,实现服务直达市场交易端,为群众提供常态化“一站式”服务。此外,调整优化35个住房公积金“社区服务站”设置,打造15分钟服务圈,全力保障群众“周末办”“就近办”。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5.08.14 记者 邱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