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房屋建筑BIM平台扬帆启航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通过服务门户为全市政务用户提供 8 大类 BIM 基础能力(轻量化能力、图模联审、合标性检查、基点一致性检查、点云实模对比、扩展属性挂载等),已成功支持局内外 8 个业务系统对接服务平台,实现 BIM 模型数据与 BIM 基础能力结合使用。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深府办函〔2021〕103 号)中要求,2022 年 1 月 1 日起 , 新建 ( 立项、核准备案 ) 市区政府投资和国有资金投资建设项目、市区重大项目、重点片区工程项目全面实施 BIM 技术应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以此为契机,发布了全国首个基于IFC的BIM存储标准。同时,依托“智慧住建”项目,成功打造全市统一的房建类 BIM 模型管理和服务共享平台。
一、探索应用场景,搭建 BIM 应用链条
采用了 SZ-IFC 存储标准,解决异构 BIM模型格式的中立性问题,实现了多源一模,促进模型数据流通和应用。基于 SZ-IFC 存储标准,实现 BIM 模型“建 - 收 - 查 - 管 - 用”全流程应用链条。建 :ArchiCAD、Tekla、BIMBASE 主流建模软件转换成 SZ-IFC 格式的工具建设,其中 BIMBASE 作为国产建模软件支持检索。收 :以统一服务平台提供接口服务方式,支撑各业务系统在各自业务中实现模型统一收集。查 :基于建模手册要求,以 MVDLITES 作为质检规则,对模型进行合标性检查 ;管 :以项目周期、模型精度、工程类别等作为划分维度,对模型进行数据资产划分。用 :建设统一服务平台,支撑各业务系统接入,统一封装 BIM 基础服务能力和数据服务。
深圳 BIM 全流程应用示意图
二、安全可控,创新深圳 BIM 标准
相对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原生 IFC,SZ-IFC 具有四方面特点 :
1. 更好用。SZ-IFC 包含更全的业务数据,定义了深圳市 BIM 应用所需的关键数据与导出方式。SZ-IFC 转换插件助力解决了原生 IFC“丢信息”的问题。
2. 更好看。SZ-IFC 规定了材质、纹理与物理渲染信息的表示方式。SZ-IFC 插件支持导出模型的纹理贴图,解决了原生 IFC “不好看”的问题。
3. 更轻巧。SZ-IFC 提出了更小的文件要求。SZ-IFC 转换插件提供无损压缩和去冗余的先进技术,优化了大体量项目“模型文件过大”的问题。
4. 更可信。SZ-IFC 拥有全过程确权、确责的存证机制,增强了模型可信性。
三、应收尽收,全量归集 BIM 模型资产
深圳市房建类 BIM 平台持续收取新建房建类项目 BIM 模型、既有重要建筑建模模型数据以及工程项目审批过程的业务数据,经过汇聚、质检、收储等一系列流程,形成全市统一权威的房建类 BIM 模型资产中心。收取房建领域五大专业模型,LOD200-LOD500 不同精度的 BIM 模型,识别千余类构件,700余项属性,分类三大空间类型,246 项精细化空间划分。截至目前,平台已汇聚 2189 个报建工程、既有建筑建模项目,累计共 12 万个模型文件。
BIM 模型数据汇聚流程
四、集成高效,统一为全市政务部门提供支撑服务
深圳市房建类 BIM 平台统一服务门户以资源订阅的方式给全市各单位开放共享,截至目前,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通过服务门户为全市政务用户提供 8 大类 BIM 基础能力(轻量化能力、图模联审、合标性检查、基点一致性检查、点云实模对比、扩展属性挂载等),已成功支持局内外 8 个业务系统对接服务平台,实现 BIM 模型数据与 BIM 基础能力结合使用。
摘自 中国建设信息化公众号 2025.09.09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